|
清明节简介 |
|
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。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、降雨、物候等方面的变化,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。唐代诗人杜牧的《清明》诗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
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。《淮南子?天文训》云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乙,则清明风至。 ”按《岁时百问》的说法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。故谓之清明。”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
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。 故有“清明前后,点瓜种豆:“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”的农谚。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。但是,清明作为节日,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。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、时令顺序的标志,
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民间风俗活动及纪念意义。
|
|
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扫墓俗称上坟,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。 按照旧的习俗,扫墓时,
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,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,再将纸钱焚化,为坟墓培上新土,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,然后叩头行礼祭拜,最后吃掉酒食回家。
|
|
清明节,又叫踏青节,按阳历来说,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,
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,也正是人们春游(古代叫踏青)的好时候,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,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。直到今天,清明节祭拜祖先,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十分盛行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