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诗史话 |
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,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墨客以清明祭扫和踏青两大民俗活动为题描绘生活,抒发情怀, 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清明诗,为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。 自春秋时霸主晋国君晋文公重耳(前697-前628)确定“寒食节”之后,逐步把祭祀活动集中到清明节之日起, 写清明诗记载最早的当推南朝梁元帝萧绎(508~554),他在清明节那天与好友冒雨寻春,途中脱口而出一首《咏细雨》:“风轻不动叶,雨细末沾衣:入楼如雾上,拂马如尘飞。”仅用20个字,便将清明节细雨若有若无、 忽隐忽现的神韵表达得淋漓尽致。 在唐朝(618-907),每年清明之日祭扫踏青逐渐在民间兴起。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诗歌史上的辉煌鼎盛时期, 所以清明诗的传世佳作特别多。这一时期吟咏清明盛况的佳作名篇当推晚唐诗人杜牧(803-852)的那首脍炙人口的《清明》绝句: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 这是诗人在担任池州刺史之时于清明之日出游采用纯白描手法而作,全诗不用典故,也无华丽的词藻,而用很朴素的语言描写清明节这日人们的心境,把雨中行人触景生情、孤寂沮丧、为愁思酒、 为酒寻店的内心活动描写得惟妙惟肖。 采用白描手法的清明诗比较著名的还有唐末五代诗人韦庄(836-910)的《长安清明》:“早是伤春梦雨天, 可堪芳草正芊芊:内官初赐清明火,上相闲分白打钱。紫陌乱嘶红叱拨,绿杨高映画秋千;游人记得承平事,暗喜风光似昔年。”诗人于清明之日到长安郊外游春,目睹踏青扫墓的行人,诗兴大发, 便用最精练的语言就把当时清明的风俗习惯、美好的自然景色、人们的衣着打扮等记录下来,读后仿佛身临其境。 诗圣杜甫(712-770的《清明》诗更是自然、流畅、含蓄:“著处繁花务是日,长沙干人万人出。渡头翠柳艳明眉, 争道朱蹄骄啮膝。……” 描写了清明时节长沙城外柳枝吐翠、繁花满树、万人出游的场面,表达古人出游的欢乐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。 诗魔白居易( 772-846)所作《寒食野望吟》诗:“乌啼鹊噪昏乔木,清明寒食谁家哭。风吹旷野纸钱飞,古墓累累春草绿。 棠梨花映白杨树,尽是死生离别处。冥漠重泉哭不闻,萧萧暮雨人归去。” 描写了人们在清明节缅怀先人、追悼亡灵、扫墓祭祖的情景,把寒食之日人们思念亲人的情怀写得空灵蕴藉、韵味深长。 描写春光之美、游人之盛的名作佳句还有:如韩翃的《寒食》:“春城无处不飞花,寒食东风御柳斜"。 韦庄的《城外醉吟》:“满街杨柳绿丝烟,画出清明二月天”。……许多的名作佳句不胜枚举,可见唐代祭扫踏青活动已成为人们每年清明节必不可少的大事。 至宋代( 960-1279),清明节祭扫踏青习俗已经盛行起来。这一时期,兴起于唐代的新体诗词在两宋时期蓬勃发展, 诗词佳作迭出,故描写清明习俗活动的诗词传世之作也比较多。 北宋诗人黄庭坚( 1045-1105)有一首收入《千家诗》的《清明》诗,以留恋清明节之情写道:“佳节清明桃李笑, 野田荒垅自生愁:雷惊天地龙蛇蛰,雨足郊原草木柔。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封侯;贤愚千载知谁是,满眼蓬蒿共一丘。” 诗的上一节寄情于景描绘了这一节令到来时,万物欣欣向荣, 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:而诗的下一节通过“桃李笑”、“龙蛇蛰”、“草木柔”,映衬万物复苏, 草木回春的气象有感于人生苦短:全诗则由景物联想到人的生老病死,表达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:大凡去上坟的人, 望着那一堆堆荒冢、一排排墓碑时,就难免滋生一种人生短促的感慨,人奋斗一生, 到最后一个小小的盒子掩埋在一堆黄土中,成为长满野草的荒坟。悠悠千载,贤愚混杂,谁是谁非,盖棺定论,如司马迁概括的那样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 南宋诗人高翥(1170~1241)也有一首收入《千家诗》的《清明》诗:“南北山头鑫墓田,清明祭扫各纷然。纸灰飞作白蝴蝶, 泪血染成红杜娟。日落狐狸眠冢上,夜归儿女笑灯前。人生有酒须当醉,一滴何曾到九泉。” 诗人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人郊野扫墓的凄凉肃穆情景,还写了踏青归来的细节的感受。 从后一节中可以看出诗人多么豪放不羁,又很懂得享受生活!有福就尽情享受,人死后,儿女们到坟前祭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?
清明节古诗词选 清明 (唐)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 借问酒家何处有?牧童遥指杏花村。
清明 (宋)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,兴味萧然似野僧。 昨日邻家乞新火,晓窗分与读书灯。 |
◄ 清明祭祖 |